ACER GO,TAIWAN GO!!
2007年8月28日 星期二
全球個人電腦產業排名將洗牌,宏碁昨天宣布將以七.一億美元的代價,
收購美國第四大個人電腦廠商Gateway(捷威)。
宏碁董事長王振堂表示,合併後宏碁年營收將超過一五○億美元,
個人電腦每年出貨量可望超越二千萬台,
穩坐全球市占第三位置並朝市占一○%邁進。
宏碁此次將以每股一.九美元的價格,
在市場上公開收購Gateway流通在外股數,
總金額超過新台幣二○○億元,預期今年十二月底前將完成合併案所有程序。
這次個人電腦業的百億元購併案,僅次於二○○四年底聯想以十二.五億美元
(另含五億美元債務)購併IBM個人電腦部門的規模。
可降低成本 鞏固歐洲市場
王振堂表示,宏碁將可以從合併案快速地取得綜效,預期透過雙方的合併,
可有效降低採購成本、節省管銷開支,並藉由產品銷售上互相搭配,
將宏碁由單一品牌改為多品牌策略。
他強調,此次購併不但是宏碁鞏固歐洲市場、強化美國市場,
更是站穩全球市占第三的重要里程碑。
以全球個人電腦銷售市占來看,目前HP與DELL市占皆遠大於一成,
穩坐全球個人電腦前二名,
而聯想與宏碁則分別以七.九%、七.一%居三、四名。
惟宏碁透過此次合併,則今年第二季的全球個人電腦市占將躍升至八.八%,
超越聯想成為全球第三。
預估半年後 盈餘可望增加
王振堂預期在營運效率提升下,
此項併購案可望為宏碁每年節省一.五億美元的成本,
相較於此次購併的價格而言,這筆交易「相當划算」,
而收購後Gateway約占宏碁廿六%的營運比重,
宏碁應能在半年內快速調整,預期二○○八年的每股盈餘也將因此有所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Gateway在完成與宏碁簽約的同時,
也將執行對於歐洲個人電腦廠商Packard Bell的優先承購權,
而宏碁將藉由取得Gateway經營權,間接也取得Packard Bell的經營權。
據指出,宏碁此次合併案已把PackardBell這塊列入計算,
以其市占約一%多來看,則宏碁取得全球市占一成的目標應不成問題。
此次合併案,宏碁聘請花旗集團擔任財務顧問,Gateway則聘請高盛證券擔任顧問。
而由於全球股災,加上先前市場即傳言宏碁此項併購案,
卻始終未獲得宏碁證實,近來Gateway股價已掉了近五成,
不過宏碁強調,此次併購價格為每股一.九美元,以Gateway六個月均價來看,
仍有溢價約五%的空間。
【時報-記者戎鵬丞台北報導】
宏碁(2353)宣佈併購捷威,雖然坐穩全球第三大PC品牌位置,
但這筆交易是否划算,外資看法顯然相當分歧。
麥格理證券科技產業分析師張博淇認為是「浪費子彈」,
因此調降評等至「中立」, 目標價也從80.7元降至63.5元;
美林證券科技產業分析師曾醒吾則是重申「買進」,目標價維持80.46元不變;
摩根大通證券科技產業分析師哈戈谷則維持「中立」,目標價維持67元。
張博淇指出,宏碁顯然低估了隱藏在整併後的風險,
因為捷威的市佔率快速下滑,美國PC市場本身也是表現平平,
況且宏碁的品牌形象已經開始吸引美國消費者,
靠自己建立市佔率的代價顯然遠低於去併購一家虧損的公司,
更何況要預測宏碁何時讓捷威轉虧為盈還太早,
因為宏碁自己的營業利益率也面臨很大壓力。
此外,張博淇也不認同宏碁衝刺市佔率的策略,認為應該要提高股東價值,
如果真的要和惠普或戴爾等國際大廠競爭,
宏碁應該是去併購其他高毛利的消費性電子產品品牌,如GPS等,
來降低營運過度依賴單一產品的風險。
曾醒吾則強調,宏碁接下來必須處理更複雜的品牌組合和通路問題,
對公司的執行力將是一大挑戰。 除了併購過程的種種問題外,
宏碁第二季營業利益率不如預期,也讓分析師感到略微失望,
哈戈谷就認為,在原物料價格仍處高檔,且戴爾積極促銷下,
下半年的營業利益率預估將是和第二季2.1%持平的情況;
曾醒吾也指出,在PC族群中看好華碩(2357)多於宏碁,
因為前者的第二季獲利表現亮麗。
不過,高盛證券亞洲區科技產業研究部主管金文衡則是站在看好的一方,
他認為,宏碁和捷威應該是PC產業最後一波的主要併購案,
並從此確立惠普、戴爾、宏碁和聯想四強鼎立的局面,
儘管根據過去經驗,合併案需要2至3年才能發揮綜效,
但他認為宏碁有可能縮短陣痛期。
今天中國時報有篇小文章寫到:
說到瑞典,人們想到ABBA、想到SAAB,那說到台灣,你會想到什麼?
CM Wang? Ang Lee?
他們都是很厲害的人,但是真的好到讓人一聽就豎起大拇指嗎?
有沒有一個真正能代表台灣的東西,像是韓國的Samsung那樣威的東西?
其實台灣真的是厲害到不行的國家,
沒有天然資源、土地小到爆、不被國際承認、講的話沒人聽,
但我們還是很努力,工時多,外匯存底也多。
可是台灣人總是很沒自信...
問到台灣的前途, 一大半的人會搖搖頭、嘆口氣。
電視裡的政客天天吵,霉體天天唱衰比誇張,
到底在幹麻啊!!!!
真的是夠了,美國有那麼好嗎?
一個Subprime Market的問題弄得焦頭爛額,
就消費者面來說,那到底干我們屁事啊?
這一陣子唯一抗跌的股票? 中概...
即使中國不停打壓台灣,製造瘋狂的空氣污染和黑心商品,
終究我們還是同文同種,政治理念的不同,需要鬥到這種地步?
中國的崛起,對台灣到底是福是禍我不曉得,
只知道如果中文變成全世界第一大主要語言,一定很爽!
但沉水貶和民浸擋只會出一張嘴,
反大陸抗統一喊口號要公投,
嘴巴治國閉關自守劃地為王,
有錢才有力量,
強大富裕的台灣才是讓國際社會注意我們的最好方法阿
為什麼當權者不懂?
混蛋政客們,Do somet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