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角七號
2008年9月28日 星期日
「我操你媽的台北!!!」
上週末回台中的時候意外地去看了海角七號,
這部紅到好像沒去看就沒話題跟朋友聊,2008年就白過了的國片。
海角七號的故事集結了很多小人物,
從兩位主角身上展開─失意的音樂人阿嘉、沒有舞台的日本模特兒友子。
除了主角之外的小人物刻畫是我最喜歡這部片的部份,
很多橋段設計、幽默的對白都充滿濃濃的台灣味,讓人感覺很親切。
題外話:不曉得為什麼,在電影裡面聽到國罵的時候嘴角都會不自覺的上揚???
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也是這樣,裡面人物罵的越多感覺就越接近我們的生活???
貫串全片的音樂也賦予這部片更多的靈魂,
熱血樂團總是會讓人聯想到夢想。
不過說實在的,一場成功的表演就算是夢想的完成了嗎?
這是我看完這部片後心裡除了迴響著主題曲的旋律之外,沒有太多別的情緒的主要原因,
導演究竟想表達的中心思想是什麼呢?
兩個主角阿嘉和友子感情線處理的太粗糙,
我明白兩人會互相吸引是因為感覺對方和自己同病相憐,但這樣的轉折也太突然。
一見鍾情不是這樣,日久生情也不是這樣,
「留下來,或者我跟你走。」
浪漫歸浪漫,但在這樣一部以貼近我們日常生活為賣點的電影裡只顯得無比突兀,
這種莫名奇妙的愛情在現實生活裡一點也行不通啊...
所以看完之後對我來說缺乏一種很強烈的共鳴感,
一場表演象徵夢想的達成? 象徵美麗的愛情?
太胡扯(也可以說是我太不浪漫...囧)
總而言之我喜歡海角七號台詞、角色的刻畫,很多橋段的韻味,
卻不喜歡太過平淡老梗的劇本。
我喜歡看電影,但這股海角七號的風潮卻讓我覺得有點不以為然,
好看的電影就是好看的電影,全取決於觀影人的feel
不必用到這麼強烈的分隔法─
比好萊塢電影更值得一看、今年最好看的電影、有史以來最好看的國片 等等字眼來形容吧?
好像不為了它進電影院就是不愛國片不愛台灣似的。
即便是今年的好萊塢商業大片話題之作TDK, 同為國片的刺青、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
或者資金較充裕的不能說的‧秘密、近年我最喜歡的港片無間道,
這些片子的劇本、韻味、演員表現(扣除特效部分不談)在我看來都不遜於海角七號。
對那些沒有習慣進電影院欣賞電影的人來說,
海角七號確實提供了一個絕佳的話題性來去吸引他們進電影院支持國片,
通俗的劇本和熟悉的場景適合各個年齡層的台灣人觀賞。
但做為一個票房破億的電影,我想象徵意義是遠大於它實際的價值的。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