燦爛千陽

2008年9月27日 星期六

"數不盡照耀她屋頂的皎潔明月,數不盡隱身她牆後的燦爛千陽。"
              - 燦爛千陽(A Thousand Splendid Suns)

這是波斯詩人歌頌阿富汗的詩句,也是這本書命名的由來。
單憑作者胡賽尼(Khaled Hosseini)的大名,應該就讓很多人對這本書抱持無比的期待了吧?
而這本書比起追風箏的孩子可說是加倍的沉重...

主角是兩個阿富汗女性,整本書描述她們在戰亂底下受到的種種悲慘的遭遇
很難想像在如此時代背景下,阿富汗女人究竟是怎麼走過那些壓迫和欺凌?
更難想像對女性心理描寫的如此深刻的作者竟然是位男性。

除了男女不平等的概念之外,
看完本書之後對阿富汗這個國家的歷史文化也會有更多的瞭解,也寄予更多的憐憫和同情。

維基百科對阿富汗的介紹如下:

阿富汗是擁有各樣文化的國家,因地理上位於東方與西方的交界點,
在古時候曾是很重要的貿易點和遊牧民族的遷居點。其擁有重要的地緣戰略位置,連接著南亞、中亞以及西亞。在十九世紀,阿富汗變成了英國和俄羅斯帝國大博弈遊戲中的緩衝區。

1919年8月19日,隨著第三次英阿戰爭的結束 ,阿富汗從英國手中奪回完全的獨立地位,
並且排除外來的干涉勢力。從1970年代晚期開始,阿富汗歷經連續且暴虐的內戰,
期間包含許多國際勢力在各種形式上的調停、干涉,蘇聯1979年阿富汗戰爭以及2001年與美國的衝突(2001年的阿富汗戰爭),最終致使支配這個國家的塔利班政府垮台。

2001年12月在「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授權認可下,成立了國際安全部隊(ISAF)。這支由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兵力所組成的部隊,已經介入援助哈米德•卡爾扎伊總統政府在阿富汗國內成立政權。

2005年,美國與阿富汗兩國簽署一份戰略夥伴協議,以使雙方維持長期的夥伴關係。在這期間,國際社會也提供了大約三百億美金來重建這個國家。


" 為什麼每個阿富汗人民的身邊總離不開死亡? "
和平,只不過是我們這種沒有戰亂地方喊的口號罷了。

聖戰士、神學士、巴米揚大佛、
對我們來說是歷史考試卷裡會出現的考題,是新聞報導裡三分鐘的話題,
卻在書中主角、在阿富汗人民的身上真實發生著,帶給她們無比巨大的痛苦。

書裡描寫的故事和我存在著的世界相差實在太大,
看完之後我感覺像被胡賽尼拿AK-47掃射一樣的痛苦...

就連哭也不是像看偷書賊時的那種難過,而是一種心裡深深感到無力的悲傷。
這種事情在阿富汗人們身上真實發生著,甚至可能更慘、更可憐,
而我們什麼忙也幫不上。

我環顧四週,星巴克裡的氣氛是如此輕鬆,
右後方的那對男女在練習日文對話、左邊的店長在向一個新人講解注意事項、
桌上擺本書的嘻哈女孩把腳伸直了擱在對面的椅子上搖擺著、
店裡的另一頭,一對情侶則慵懶地縮在沙發上翻著漫畫。

很難想像此時此刻在地球的另一端可能正有人遭受飢餓、戰亂的摧殘,
或許痛苦的等待死亡的來臨,甚至是比死亡更悽慘的事情;
看著窗外一如往常人來人往的台北市,瞬間我有種超現實的錯覺。

結語如果說要懂得感恩聽起來實在很老套,
但生活在沒有戰亂、女權不受歧視或壓抑的自由世界裡,
我想我們要感謝的人事物真的很多很多啊。

..........悶

0 意見: